我大一還是幼教系的時候,就約略接觸過全語言的相關消息,
目前全語言這三個字經由回校的在職生學姊提起,我聽到有點傻眼。
新式的教學法很多都是留學的教授們帶回台灣的,
不止全語言,很多我們現行的新式教學法都是,
敎育考試中一定多有交代,有興趣的或是正在念相關考試的人一定不陌生,
只是......當我們如火如荼的在推行全語言教學環境的同時,
人家發明的已經開始收攤了,有多少人知道?
外來的和尚會念經。可是人家唸完經,在檢討念的如何了,
我們依樣畫葫蘆的開始唸,重新又推起一波潮流、燃起一波效應.......
一窩蜂(一窩瘋)還真是台灣特色哩!
我看到國內的檢討很少很少。九年一貫、跨領域、幼小銜接、版本間差異度.......
太多的問題存在,卻不見改善。
我好像在看一輛正在測試的新車被迫上路,
發明者自己不在車上,教學者、學生倒是通通趕上了,
一邊跑的同時,一邊吵著方向該如何,不合用的零件一直向外噴出掉落.....
發明者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看看別人家的車有啥新配備,
就砸重金買來丟到車上給車上的人自去試試,不合用也只好ㄍㄧㄥ著,反正發明者說了算。
學生搭上列車,本來規定9年下車,未來要再多坐3年,
老師更慘,要下車得要鼓起勇氣用跳的,不然就要照著發明者的遊戲規則玩,每個都變成生存遊戲的高手,
.........有點離題了。
回到全語言。全語言是用來敎〝什麼〞的,請大家想想,
又國外已經不玩這套了,甚至已經出現很多相關的檢討文獻,
我們還要捂著眼睛耳朵,玩一種自己人搞自己人的爛遊戲嗎?
模仿沒差,只是不要只學個樣子,教育由不得我們虎頭蛇尾,
承受後果的都是小鬼(抱歉,小鬼就是我們的孩子),
要學,就學的像樣點,不要又是喊口號,
另外,請想想,除了模仿之外,我們創造的能力哪裡去了?
用抄的是很快,白紙黑字、赤手空拳教你創作點什麼,
這等本事有沒有?別人家的東西一定比較好用就對了?
這還真叫人不爽.......
我這樣哀哀叫可能只是叫來自爽的,只是要我隨之起舞,辦不到。
並不是我不會抄(照本宣科還不簡單?),而是我有能力自己判斷,
針對需求而有所作為、吸收他人專長、參考他人成功經驗,
都比傻傻照抄好過太多了。
被批也不要緊,至少是自己的,有批有進步。
一窩蜂去跟著搞人家的老梗.......算了吧!
雖說失敗為成功之母,只學到失敗,從沒成功過.....這也太悲傷啦!
- May 22 Tue 2007 14:23
全語言風波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